近年来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探索创新,在现有条件下加快构建“智慧环保”体系,推进项目建设,智慧环保管理系统为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从2013年开始,省厅启动了以“数字环保”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数据基础平台建设,并初步建成了“数字环保”体系。然而,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,环境信息化在内外共享、业务协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. 此外,大数据开发应用及平台建设、缺乏规范的标准体系、体系创新管理与业务协同模式不足、数据共享交换融合机制不完善、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、信息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亟需加强.
为此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进一步加大了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力度. 他们成立了省生态环境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,并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,构建了云南“智慧环保”体系. 同时,他们增加了资金投入,解决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一系列难题.
在信息化建设加速增效方面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建立了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统筹协调机制,并明确各处室、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. 他们还印发了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(试行)》和《云南省生态环境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与交换管理办法(试行)》,规范了信息化建设全过程活动,明确了生态环境数据统筹管理、共享交换等机制.
在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方面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编制了《云南省生态环境信息化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建设目标、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. 他们确立了云南省“智慧环保”体系,并规划了技术方向,明确了建设思路。
为推动数据与业务的整合,打破条块分割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构建了“1+1+4+N”的“智慧环保”体系,包括生态环境监测网络、一体化数据资源中心、四大应用体系和多个应用模块.
近年来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多种渠道筹措了约1.5亿元的信息化建设资金,为推进“智慧环保”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.
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,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,以更高效的方式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. 未来,云南将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,不断完善“智慧环保”体系,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。
.